杭研院协办第二届CILME学术研讨会——探讨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
分类: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5 17:45:32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415(1).jpg

由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联合主办,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CILME学术研讨会于2月21日在香港圆满召开,主题为「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研讨会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专家,线上、线下规模约100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沉浸式技术对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致辞欢迎来自各地的与会者。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510(1).jpg

由左至右: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邱汉琴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晓峰副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宋燕捷教授,香港教育大学陈智轩教授,韩国庆熙大学李相珉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友顺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平教授,香港教育大学杨良河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院长胡祥恩教授,中文及双语学系访问讲座教授Brian MacWhinney,以及英文及传意学系邹迪副教授


韩国庆熙大学的李相珉教授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王友顺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两场主题演讲。他们的演讲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未来教育,包括整合虚拟实境 (VR) 和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环境的虚拟数字人教师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517(1).jpg

韩国庆熙大学李相珉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525(1).jp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友顺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院长胡祥恩教授和设计学院副院长杜本麟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增强互动学习中的角色,特别是在语言和设计等学科中,AI作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应用。香港教育大学宋燕捷教授和杨良河教授则探讨了VR平台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LLMs)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和其他科学知识。研讨会的专题报告展示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涵盖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广泛影响。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530(2).jpg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院长胡祥恩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15173431.jpg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杜本麟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15173437.jpg

香港教育大学宋燕捷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15173441(1).jpg

香港教育大学杨良河教授


此外,由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平教授主持的“AI与沉浸式教学”圆桌讨论环节成为一大亮点,该环节充满了互动性和活力,现场和线上参与者积极分享各自的观点。李平教授向参会学者们介绍了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发展成果及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在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杭研院通过数字化段,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的案例,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545.jpg

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平教授


李平教授强调:“杭研院期待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跨学校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会,促进知识共享,共同推动港杭两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助力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教育应用发展。”

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始终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CILME研讨会已成为促进知识交流、引领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教育应用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818(1).jpg

微信图片_20250415171823(1).jpg